三粒鹽現在雖然沒有再擔任鹽工,但他們形容在研究鹽業的過程中,本身也像造鹽一樣,由海水一路蒸發、濃縮,希望最終形成一粒巨大的結晶體。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香港多處以「鹽」和「咸」(鹹)命名的地方:鹽田梓、鹽田角村、鹽灶下、鹹田街、鹹田灣等。這些地名就像歷史的線索,道出鹽業曾經在香港有過的重要地位。

香港位於臨海之地,擁有極長海岸線,且位於華南南端,早於南宋時期已是鹽業興盛之地,由今日市區的李鄭屋、宋皇臺,遠至離島的梅窩等地,都曾先後分佈鹽場。昔日官府更曾在香港設立多個官方鹽場,除了屯門和沙頭角等地區,以位於九龍東部沿岸的官富鹽場產量最為豐饒。但自1662年康熙頒佈遷界令後,沿海居民被迫遷往內陸,香港沿海多個鹽場也結束營運,鹽業走向式微,原來仰賴香港鹽產的地區也改從其他地方進口食鹽。

曾經擔任「鹽工」,現分別身處泰國、法國和香港三地進行鹽業研究的「三粒鹽」團隊 @three.salt.cubes,近期出版了小誌《拾遺鹽史》,挑選了近代香港鹽業歷史中一些關鍵而鮮為人知的鹽場遺址進行研究,並透過田野筆記、地圖和攝影,重溯本地鹽業歷史,探尋鹽業怎樣塑造人與地方的關係。


像西貢南圍鹽場的發現,便是始於當地村民的憶述。南圍鹽田昔日乃是由鹽公司承包製鹽,遺址現存的水閘和水壩結構,可以推斷當地曾使用水流法進行製鹽。另外屯門新墟曾是本地三大鹽區之一,產量僅次於大澳和沙頭角。據前屯門區區議員回憶,他童年時在仁愛堂附近廣場的球場踢球,當受傷時,因沙土中混有鹽粒,傷口更為疼痛,由此推斷這裡或許是昔日的鹽場所在。但隨著七十年代政府開始發展屯門新市鎮,周圍現已是高樓林立,古代鹽場的資料也早已湮沒。即便是較大規模的大澳鹽田,經歷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全盛期後,到了六十年代後期也逐漸停產,今天要尋覓鹽田遺跡也格外困難。


三粒鹽現在雖然沒有再擔任鹽工,但他們形容在研究鹽業的過程中,本身也像造鹽一樣,由海水一路蒸發、濃縮,希望最終形成一粒巨大的結晶體。這本小誌是現下研究成果的小小總結,希望能為公眾提供散落香港各處的鹽場遺址的參考。

圖1-2 鹽田梓(圖片攝於2020年,《就係香港》資料圖片)。
圖3-4 大澳圖
5-7 南圍
圖8-9 屯門、大廟灣
(圖3-10由三粒鹽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