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是街頭運動,不少項目在練習培訓上都有著大大小小的場地限制,很多初學入門者都會在城市不同角落尋找一片適合自己的空間——跳舞的會找落地大玻璃,看著玻璃上的倒影練習;滑板的會找斜路梯級,反覆練習基本功。近年城內陸續有專門用作極限運動的場地開放落成,如前身為BMX單車場的蒲崗村道公園便改建成適合滑板的極限運動場;荔枝角公園則更是設有槓台、梯級、欄杆等模仿街道的障礙物和碗型場地;銅鑼灣的希慎商場內亦把四樓平台設計成半開放的滑板場,為繁華鬧市增添發揮運動空間。除卻這些專門用作極限運動的空間外,一些海濱公園或屋邨球場亦預留了更多開放空間,讓人進行街頭運動。


然而在香港城市內,這些場地始終不算普及,還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場地使用規條,諸如開放時間的限制、林林總總的安全守則,就連天橋底空間也加設大大細細的石磚以防有人露宿.....反觀其他地方城市,像台灣部分捷運站便在大堂和地下通道空間加設落地鏡等,讓附近青少年免費用來練習舞蹈和各種街頭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