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為奧運新增一項街頭運動項目,你會選什麼?

杭州亞運剛於月初落幕,除了多位香港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外,你有否留意今屆亞運除了新增設一些智力運動如象棋、電競遊戲等項目外,亦首度把霹靂舞列入名單,並將於2024年在巴黎奧運舞台上亮相。自2020年東京奧運新增滑板、BMX花式等項目開始,國際運動舞台慢慢有更多街頭運動員的身影,無疑是對街頭運動的認可和接納。


雖說是街頭運動,不少項目在練習培訓上都有著大大小小的場地限制,很多初學入門者都會在城市不同角落尋找一片適合自己的空間——跳舞的會找落地大玻璃,看著玻璃上的倒影練習;滑板的會找斜路梯級,反覆練習基本功。近年城內陸續有專門用作極限運動的場地開放落成,如前身為BMX單車場的蒲崗村道公園便改建成適合滑板的極限運動場;荔枝角公園則更是設有槓台、梯級、欄杆等模仿街道的障礙物和碗型場地;銅鑼灣的希慎商場內亦把四樓平台設計成半開放的滑板場,為繁華鬧市增添發揮運動空間。除卻這些專門用作極限運動的空間外,一些海濱公園或屋邨球場亦預留了更多開放空間,讓人進行街頭運動。



然而在香港城市內,這些場地始終不算普及,還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場地使用規條,諸如開放時間的限制、林林總總的安全守則,就連天橋底空間也加設大大細細的石磚以防有人露宿.....反觀其他地方城市,像台灣部分捷運站便在大堂和地下通道空間加設落地鏡等,讓附近青少年免費用來練習舞蹈和各種街頭運動。



香港運動員一直都面對著資源不足的困難,新興的街頭運動也比較傳統運動更難獲得資源或推廣。如何更靈活善用現有的空間,在規管上採取更多彈性,並在不同社區內開闢更多場地,方便市民使用,相信才可以鼓勵更多人投入街頭運動的行列。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