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用環保路磚固然有其優點,但如何達至「美化街道」的效果,則涉及到城市美學的範疇。「各花入各眼」,不同人對於怎樣才是美的看法,固然很難有劃一標準,但若放諸香港街道的實際環境去考慮,會否有另一種可能性?繁鬧和擠迫都是香港街道常見的狀況,大部分市區行人路人流不絕,路上又豎起各式各式的公共設施如路牌、車站和花槽等等。路德圍的「箭嘴圖案路磚」被人詬病,部分原因大抵跟路磚圖案令原來視覺上已十分雜亂的街道「亂上加亂」有關。
本地一些歷史悠久的街道如中環石板街,部分段落原有的花崗石變得破舊後,雖換上新的路磚,但仍以配合原有石板為前題;一些特色建築物如大會堂中庭廣場內的方格地磚,更巧妙地與建築物本身的現代幾何風格呼應,又或者怡和大廈康樂廣場上的深灰色地磚,則以不干擾旁邊白色建築及Henry Moore銅鑄雕塑的視覺效果為前題.....雖然這些都不是一般行人路,有不一樣的處理,但裝飾以融入周邊環境為前題的大原則,卻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