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停辦,跟一般店舖或商業機構結業帶來的影響截然不同,消失不只是一所校舍,更可以是一種經年累月才建立起來的校風傳統,以及人和人的連結。

近日,於1959年創立的玫瑰崗學校,辦學團體道明會宣布將於2024/2025學年(下學年)將幼稚園和小學部併入道爾頓學校,中學部更會在2025/2026學年直接停辦,意味著該校中一至中四學生將無法在原校完成中學課程畢業,並需在這期間另覓學校。查看學校網頁會發現,學校初中部各有三班學生,而高中部更有四班學生,辦學團體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宣布停辦,兩年內需要一一處理的問題眾多,如中一至中四的學生是否需要自行覓校、如何確保老師留任至學校停辦、校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又能如何過渡至新校並重新適應……消息傳出後,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徬徨焦慮甚至憤怒,都是可以理解。

另一邊廂,於1968年創立的華富邨寶血小學,也一早宣布將於2025/26學年開始暫停收生,並於2028/29學年結束時停辦,意味著今年入讀的小一學生將會是該校最後一批畢業生。即使是提早做好準備,安排逐年停辦,確保學生能夠完成整個課程,對於曾就讀的舊生而言,尤其是小時候住在華富、華貴一帶,又在邨內兩三間學校畢業的校友們而言,卻代表著一段童年共同回憶的消逝。


昔日村校因為城市發展,鄉郊人口流失,學生人數不足而停辦;如今城市裡的學校卻是因為近年出生率下降、移民人數上升而收生不足——教育局預計小一學齡人口將由2023的 5.7萬人,跌至2029年約5萬人,而同期的中一學齡人口亦會由7.1萬跌至6萬。可以預期,未來也將陸續有學校因為收生不足而合併或停辦。

「母校」(Alma mater)一詞原為拉丁語,有著「滋潤頭腦」、「餵食知識」和「慷慨的母親」的意思,因而被借指就讀和畢業的大學,後來更延伸泛指從中小學。然而能稱之為「母校」的,卻不只是一個每日花上七八小時上課學和活動的場所,更是建立關係、盛載回憶和記錄成長的地方。


學校停辦,跟一般店舖或商業機構結業帶來的影響截然不同,消失不只是一所校舍,更可以是一種經年累月才建立起來的校風傳統,以及人和人的連結。不少人在畢業之後,不但會和同窗保持長年的友誼,也會持續支持母校的建設及活動,一些校友會更成為重要的social network,可見學校對很多人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香港成長,由小學至大學,一個人的求學生涯長達16年,唸過的學校也不只一家。被你視之為母校的又是哪一家?讓你最念記的,又是哪些片段?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