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中廿蚊四粒燒賣的熱議,由抵食與否變成「燒賣不是本體,辣椒油才是」——從街頭小食去了解香港,或者更能明白這個城市的變化。
從前街頭小食成行成市,跟當局的小販政策有著密切關係。戰後香港人口激增,不少人都以街頭擺賣維生,流動熟食檔便是其中一個門檻較低的門路之一。雖然打擊非法擺賣一直是政府方針,但有時也會因應市道情況而採取寬鬆權宜之計。像七十年代初經濟低迷的時期,也是香港街頭小販最興旺的日子,當局更在旺角成立了本地第一個小販認可區「女人街」。
對於街頭流動熟食檔的管制,當局卻更為嚴格,七十年代開始更不再發出新的牌照。當時不少大排檔或熟食流動小販,都被吸納到公共屋邨冬菇亭或市政熟食中心內,演變出另一種富有香港特色的庶民飲食空間,而從前市民「掃街」品嘗到的街頭小食,也由流動小販檔進駐到街舖或商場內經營——在疫情之前,旺角 尖沙咀及銅鑼灣一些人流極高的舖位都開有這些小食檔口,售價當然比流動小販更高,但依然人流暢旺,可見街頭小食對本地人和遊客永遠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但多年來在食環署積極掃蕩下,加上租金及其他成本上漲,以及工業化食品製作方式,市民要像從前般「掃街」,品嘗價廉物美經典小食的機會已買少見少。除了食物款式和味道,熱鬧的氣氛就是掃街最好的「調味」;像台灣、韓國等地的夜市,不止成為旅遊勝地,光顧的本地人也不少,才能成就庶民美食的特色。
對於小食價格的接受程度本來因人而異,因為美味醬汁而不介意魚肉燒賣沒有魚肉也是個人選擇,但香港庶民小食日漸褪色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正值舉行的一個微型藝術展上,展示了從前大笪地上各式各樣的街頭小食檔,由燒賣魚蛋雞蛋仔煎釀三寶到牛雜炒栗子煨魷魚生滾粥車仔麵碗仔翅,以至潮州打冷及雞粥都有,即使只是微縮模型,卻將從前街頭熟食小販車及大排檔的各種細節——林林總總的食物款式、盛載食物的雞公碗及雞皮紙袋、照明用的火水大光燈、摺枱膠凳甚至食物溢出的醬汁等都細緻地復刻,叫人倍加回味也倍覺惋惜。這些舊時味道今日只能從圖片及模型中重溫,真正的庶民街頭味道卻一去不返。
同場展出的微縮模型還有售賣傳統中秋花燈的小店、老式金舖、繡莊、菜檔、黃大仙廟外賣衣紙及風車檔口、石板街上的節日飾品檔等等。是次展覽亦是中文大學六十周年的活動之一,亦展出了中大校園百萬大道、大門四條柱及大學圖書館等重要地標。
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微型藝術展日期:即日起至10月17日
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L1羅馬圓型獻技場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