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靈活善用城市空間,帶來更多可能性,而不是只一味嚴控規管,亦是帶動晚間城市熱鬧氣氛的一種方法。

假如要你向遊客介紹幾個「夜遊香港」的景點,你會推薦他們去哪裡?除了現時政府大力推廣的「夜繽紛」市集活動、維港兩旁的海岸線夜景和幻彩詠香江、蘭桂坊和諾士佛臺的酒吧街等等,香港的晚上還有什麼特色,真正「炒熱」夜晚氣氛?

新填地街與彌敦道幾街之隔,到了晚上,不論是車流人流都較少,然而若在深夜甚或凌晨到訪,會見到油麻地果欄總是燈火通明,水果攤檔開著刺眼白光的大燈和暖黃柔和的燈泡,日以繼夜地兜售著剛抵港的新鮮水果。凌晨時分的果欄主要做批發,出沒的主要是商販或者貨運從業員;近年則擴展至下午時段兼做零售,因而吸引了不少市民特地到訪選購,甚至網上組團,方便以批發價購買一箱箱的新鮮水果。有百年歷史的油麻地果欄全盛時期曾有近300多個攤檔,至2018年亦尚有200多個,至今仍然是香港最主要的水果集散地。在中秋節前夕,更是旺季。


若從窩打老道一街之隔遙望油麻地果欄,會看到秀和欄等結合西方裝飾藝術風格、同時在水磨石招牌上寫上中式書法字體的二級歷史建築,與後方一整排高聳的新式住宅大廈恍似格格不入。果欄一直保留著自己的節奏和運作方式,若在半夜後到訪,更會感受到舊行業的做生意模式及活力——午 夜過後,當大型貨櫃車把一箱箱的水果運來,路邊會散落著用來卸貨的卡板,不時有人拉著唧車或推著手推車運貨,輕鬆自如穿梭在仍有車輛運行的道路中間;果欄內的檔口雖小卻內有乾坤,設有小型升降機方便檔主們把貨物運到檔口上方貯存或冷藏。在外地,不少傳統市場包括東京築地或者首爾廣藏市場等等,既保留了原有的行業生態特色,同時發展成著名的旅遊景點——遊客喜歡的,就是地方的原來生態。


城市裡其實一直不乏散落於不同地區或角落的活動,除了果欄和花園街、女人街等特色購物街,也有人會在地鐵站外的空地、海傍、天橋上busking,或者在社區的空地及公園練習跳舞、玩滑板等,引來人們圍觀同時帶動街上人流。如何靈活善用城市空間,帶來更多可能性,而不是只一味嚴控規管,亦是帶動晚間城市熱鬧氣氛的一種方法。

政府近日大力推廣的「夜繽紛」,主力推銷「夜市」,又號召商場響應延長營業時間。但單單在周末經營的夜市,即使能為一條街道或一個地段帶來兩三晚的熱鬧,其他日子和地區又如何?若要令香港夜晚重拾繽紛,或者應先要去了解,市民大眾對出夜街興趣缺缺的原因?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