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碼頭和巴士站,實用為主的現代設計雖然簡單也變得有點陳舊,亦從不被列入歷史建築的評估範圍,卻一直緊扣著不少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是遊客熱愛的景點。他日碼頭若全面重建,屆時乘搭渡輪由中環或灣仔過海的整體經驗,相信亦不再一樣——碼頭原來的流線外形、候船區內的方形格子大窗、綠色的樓梯和長座椅等等,相信都會被新的設計取締。但小輪公司站在「商業角度」去計算,即使在疫情下過海票價加至4至6.5元,碼頭內外範圍已開了不少旅遊商品或小食店,卻依然缺乏足夠商業空間去支撐營運成本。
站在變與不變之間,令人更需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在香港保育舊建築的選項,永遠都離不開類近的模式?有沒有另一種不同的思維,帶來不一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