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登高掃墓之際,墳場也可見到香港華人的歷史及城市變遷。
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早於1845年便出現,但本地第一個華人永遠墳場卻要到1915年才正式於香港仔落成,足足晚了70年。
二十世紀初的香港人口已增至30萬人,當中超過九成是華人,但當時不少來港謀生的華人在身故後都會運回家鄉歸葬,無法歸葬故鄉的,大多下葬於當時華人的聚居地上環,今日的普仁街從前也因而稱為「墳墓街」。到了1856年,出於公眾衞生考慮,港府開始立例管制華人墓地,措施包括移除上環墓地,並在摩星嶺開拓華人墳場,而油麻地、筲箕灣、石澳、赤柱、加路連山(即今咖啡園墳場)等地亦陸續出現華人墳場。當時政府也批出薄扶林的土地設立華人基督教墳場,摩星嶺更建成了成歐亞混血兒專用的永久墳場。然而法例也訂明,政府可以隨時收回墳場土地,將骸骨遷葬他處。
「落葉歸根」始終是華人的傳統。本地首個華人永遠墳場得以誕生,與華人地位提升有著密切關係。自十九世紀末起,伍庭芳、黃勝、何啟等華人領袖先後被港府任命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1911年12月何啟等18位華人領袖,一同就設立華人永遠墳場的議題向港府上書請願。港府終於在1913年批出香港仔的土地讓華人自資興建第一座華人永遠墳場,墳場於1915年10月落成,使用至今。
今時人前往登高掃墓,主要是陸路交通,但當時選址香港仔作為永遠墓地,水路交通卻是重要考慮。在二十世紀初,連接維多利亞城和港島南區的道路只有薄扶林道和舊香島道(今石排灣道)。本地歷史研究者高添強在《高山景行: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建立與相關人物》曾提及,香港仔墳場的位置「非常接近香港仔船廠,能設置一處小碼頭,這對棺柩的運送非常重要,也是華人認為必要的設施。」1857年開業的香港仔船塢以修理商船及英國皇家海軍的船艦為主,後來被黃埔船塢公司收購,一直營運到1970年代。經過填海重建後,原址變成了今日的「香港仔中心」。
「落葉歸根」始終是華人的傳統。本地首個華人永遠墳場得以誕生,與華人地位提升有著密切關係。自十九世紀末起,伍庭芳、黃勝、何啟等華人領袖先後被港府任命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1911年12月何啟等18位華人領袖,一同就設立華人永遠墳場的議題向港府上書請願。港府終於在1913年批出香港仔的土地讓華人自資興建第一座華人永遠墳場,墳場於1915年10月落成,使用至今。
今時人前往登高掃墓,主要是陸路交通,但當時選址香港仔作為永遠墓地,水路交通卻是重要考慮。在二十世紀初,連接維多利亞城和港島南區的道路只有薄扶林道和舊香島道(今石排灣道)。本地歷史研究者高添強在《高山景行: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建立與相關人物》曾提及,香港仔墳場的位置「非常接近香港仔船廠,能設置一處小碼頭,這對棺柩的運送非常重要,也是華人認為必要的設施。」1857年開業的香港仔船塢以修理商船及英國皇家海軍的船艦為主,後來被黃埔船塢公司收購,一直營運到1970年代。經過填海重建後,原址變成了今日的「香港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