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工廈改建成公屋,你會選擇入住嗎?

公共房屋需求一直有增有減,由郊野公園用地到工廠大廈都是政府的覓地選項。2021年5月房委會宣布清拆轄下四座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計劃在原址重建為公營房屋。今年初這四座工廠大廈終於清空,準備開展清拆重建工程。

舊式政府工廈標誌著石硤尾大火後當局將公屋與工廈並行發展的模式,上述四座於七十年代落成的工廈,更由舊式徙置工廈的七層增高至二十多層,雖然簡單實用的設計在建築上都有其獨創性,且能滿足當時的居住和工業所需,但在房屋需求壓力下卻未能被保留下來。


現時本港留下來的舊式工廈,除了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外,另一座則是位於柴灣吉勝街、於2013年改建為華廈邨華欣樓的柴灣工廠大廈。大廈原有的378個工廠單位當時改為187個住宅單位,並於2016年入伙。當時為了保留這座1959年落成、香港碩果僅存的H型工廠大廈,柴灣工廠大廈並非全幢清拆,而是保留近七成的既有結構,就連天台煙囪在增高一層同時,也一磚一磚的重新堆砌,保留原來的工廈特色。

華廈邨位置正正位於柴灣地鐵站對面,毗鄰還有巴士總站、小巴總站,相對同區建於山坡上的公共屋邨如興華(一)邨、興華(二邨)和興民邨等,交通更加方便。然而屋邨四周現時仍被其他工廠大廈包圍,街上一直有大型貨車駛過或上落貨,甚或不時開起吊臂車搬運大型貨物,工廠區的感覺大於住宅社區。在當年改建工程中,為了減低附近工廠區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每戶露台窗戶皆採用了防噪音的雙層玻璃設計。四年前搬進華廈邨的伍先生坦言,這裡和他過往居住的屋邨相比其實分別不大,亦不會特別覺得嘈雜,反倒感受到工廠大廈受惠於交通便利的優勢。


然而將工廈改建屋邨,除了事前的土地污染勘查、防噪音保障、交通配套外,足夠的社區設施亦十分重要。華廈村對面為地鐵上蓋商場,有基本的超市和生活商店,但最近的街市卻要走到柴灣道上的柴灣街市;邨內的中庭和天台雖設有綠化設施和公園,地下一層亦有開設數間食肆,但在屋邨遊走之際,卻總有一種冷清的感覺,邨內唯一的中庭入口,亦少見居民會如其他屋邨居民般會前來聊天散步,更常見的是在附近上班的人來光顧邨內食肆後,在中庭長椅上休息片刻。工廈改建公屋要像昔日的公共屋邨般營造一份凝聚的社區氣氛,在現代人際關係疏離的情況下,更不是容易的事。

同樣情況會否也出現在接下來重建的工廈?據了解,如今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距離最近的街市達15-20分鐘路程,而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附近亦只有數條街相隔的駿洋邨商場。在重建工廈成為住宅時,除了大廈及單位本身,周邊社區配套又需要怎樣重新規劃,才能讓居民建起一份社區歸屬感?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