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傳統老店覓舖重開,換上嶄新的裝潢和招牌,甚或搬到另一區,它仍然是同一間老店嗎?

去年老店結業的消息一間接一間,先是7月灣仔快樂餅店因業主收回舖位而關門,僅保留馬鞍山分店;10月又傳來西環祥香茶餐廳光榮結業的消息。將近一年過去,快樂餅店於今年3月已重開,同樣選址皇后大道東之上,與舊舖位只相隔約一分鐘的路程,惟店名換成「快樂麵飽」,店內再不見舊日的麵包櫃和紙皮石地板,倒是換上類似花紋的牆身壁紙,裝潢亦較舊舖明亮。雖然店內仍有出售招牌的忌廉筒和墨西哥包等,但玻璃櫃內也多了不少西式蛋糕和甜品,更一改以往口頭下單由店員姨姨幫忙夾包的做法,改為現代麵包店常見的自助模式,店員也換了一批陌生的臉孔。





新店位處繁忙的皇后大道東之上,在早午餐時段,路過時會入內光顧的人流,與老店臨近結業之際每日大排長龍的景象,固然相距甚遠。少了一班在結業前爭取機會到訪的市民外,對於一班光顧多年的區內街坊和熟客而言,現在這間「快樂麵飽」,無論是店名招牌、懷舊裝潢、運作模式、麵包款式和味道,是依舊熟悉?還是看來似曾相識、但其實感覺陌生?

近日,「西環三寶」之一的祥香茶餐廳也告重開,店址卻從西環轉到灣仔,新店亦非地舖,顧客需多走一層上二樓才能到達,位置頗為隱蔽(原來位置是另一家港式茶餐廳)。新店名為「祥香園茶餐廳」,並把餐廳分成兩個部分,一邊有著藍色為主調的光鮮裝潢,另一邊則保留了西環舊舖的一桌一椅。餐廳依舊有招牌的蓮蓉雞尾包、曲奇皮蛋撻、菠蘿油和沙爹牛,惟上檯之時卻發現昔日的沙爹牛放底的特色並沒有帶到新店來。也許亦因為換了地區,顧客也換上另一群,不再像昔日般以西環街坊為主。



不少人對傳統老店的消逝感到不捨,當老店覓舖重開,如果百分百保留原來模樣已不可能,那麼最重要的元素到底是什麼?是食物款式、味道和做法?是店內的一桌一椅和裝潢門面?還是店鋪和社區之間,密切的街坊人際關係?反過來,「老店」重開變成「新店」,如果無法/不想複製舊日的種種,又需要什麼,才能成為人們眼中「新的經典」?



圖7-10為昔日快樂餅店和祥香茶餐廳的舊照。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