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落於香港海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鯨落背後。

歷時19天,意外出現在西貢水域的布氏鯨,昨天被發現反肚漂浮在西貢牛尾洲水面。鯨魚出沒在香港海域雖非十分常見之事,卻倒不是第一次,2020年曾有50至100隻偽虎鯨穿梭於維港,2022年亦分別在交椅洲和果洲群島發現偽虎鯨和鯨鯊的蹤影。然而,鯨豚們並非每一次都能幸運重新踏上歸途,2021年時便有一條布氏鯨在大鵬灣一帶出沒近一星期後被發現屍體。一一鯨落於香港海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如果布氏鯨沒有闖進了香港海域;
如果政府在布氏鯨出沒之初,便加強監管船隻活動,或即時設立「臨時保護區」;
如果漁護署早有一套《觀鯨活動守則》,且廣為公眾認知;
如果香港擁有更大範圍、更完整規劃的海洋保護區;
今次結局是否便能夠改寫?

雖然布氏鯨死亡的原因還有待驗查,亦不知牠來港之前曾經歷過怎樣的事故,才會導致背上頗深的傷痕,然而無可否認,從對於人類和海洋生物如何互相尊重共存的公眾教育,到各個政府部門在設立海洋保護區、臨時保護區、觀鯨活動守則等的力度和效率,一一都是鯨落背後的遠因近因。

此刻再講什麼「如果當初」固然無補於事,但若未來再有鯨豚因聲音導航失靈或其他緣故,意外地再次闖進香港海域,我們又能如何避免同類悲劇再次發生?除了不要抱著獵奇心態出海一睹牠們的身影外,我們又能為牠們提供怎樣的保護?

觀光船追鯨活動其實並不只見於香港,為了保護鯨豚和其他海洋生物,一些地方早就設立了各種觀鯨指引和保護法則,例如加拿大便立下禁止船隻甚至人類靠近的《鯨魚保護法》,台灣也有《友善賞鯨》等活動,清晰指明船隻應保持的安全距離和限制附近船隻數目。

傷痛已經造成,但更大的傷害是,我們忘記鯨落帶來的教訓和經驗。

繪圖:@allthings_hk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