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24

字,才是主角

#字在香港 #香港字體 #書法與印藝 #手寫卡片 #舊招牌 #霓虹燈 #手寫揮春 #北魏書體 #隸書 #楷書 #北魏楷書 #行書




   

現代人大多偏好影像化的資訊呈現方式,「文字」往往變成配角,甚至被忽略。但中文字本身不但有著豐富的形象性,書法字流露出個人的性格氣質,用於生活中各種用途的字,更記錄了不同年代的溝通方式、製作工藝及美感, 卡片便是其中一個好例子。

即使手機網絡很方便,但時至今日仍一直被廣泛應用於商業活動的卡片,上面除了列出姓名、職位及聯絡方法等重要資訊外,「派卡片」跟發電郵或電話短訊的最大差別,就是人能夠面對面聯繫溝通。當你翻閱一張來自四、五十年前的手寫卡片時,當中記錄的歷史和民間生活面貌,更早已超越「一張卡片」的意義。





昔日想印製一張卡片,有別於現今可以直接用電腦排版及打印,背後需要嚴謹的設計和印刷技術外,還有賴書法家的手寫墨跡。兩位香港著名書法家卓少衡和黎一鳴,都曾經是本地商用手寫卡片的代表人物。當時他們了解到海德堡印刷機(Heidelberger)的照鏡機原理後,特別選用合適尺寸和特定材質的紙去完成書法原稿,再以縮小三倍的比例進行卡片印刷,創造出一張張獨特又優雅的手寫卡片。

此外,香港中西匯聚的文化背景,亦烙印在這些舊式手寫卡片之上,呈現出本地獨有的、中英雙語書法混合的特色,即使密密麻麻的中英文字擠在一張空間只有90x54mm的卡片上,亦毫無混亂違和之感,反而體現出書法家們在空間佈局上的深厚功力。




近日「墨跡」研究計劃 @ink.brush.city
聯同本地數碼打印工作室 artellex, 利用數碼技術複製及印刷方式,嘗試將100張由卓少衡和黎一鳴在七十至九十年代期間製作的手寫卡片重現人前。細看卡片上的字體,橫跨隸書、楷書、北魏楷書、行書和北魏書法等不同風格,筆劃粗細、筆觸氣勢和印刷用紙,每項細節都蘊含卡片主人的個性及公司風格。

這些舊式手寫卡片設計,從加入專色印刷的公司Logo、個性化的名字書法,乃至採用鑽石紙等特殊材質,都旨在讓收卡片的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當你細看原稿上各處細緻修改的痕跡時,對比現今在電腦鍵盤上以「刪除鍵」來回修改,更能感受到書法家在創作過程中細心地反覆思考,正正是如今急速的數碼化年代未能輕易取代的特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離不開「字」,屬於香港的字體亦不只存留於老店舊招牌和霓虹燈上。農曆新年的手寫揮春,原來是民間使用率最高的書法,不少正是出自八十年代時卓少衡之手。展覽內多款揮春、唱片封套和廣告街招等看似隨處可見的紙品,在不知不覺間,日積月累建構了我們的城市,成為生活中不能或缺的一部分。

《書法與印藝》
日期:即日起至4月28日(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 :12:00 – 19:00(需先預約)
場地 :artellex
地址 :九龍長沙灣長順街1-3號新昌工業大廈2/F 204A室
預約連結 : https://artellex.simplybook.asia/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