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2024

記憶中的揚帆景色

#2024就係香港春季號 #不止是維港 #有水就有香港 #HongKongWaters #BeingHongKong #香港地圖 #香港漁業 #漁民文化 #香港海魚 #燈塔 #帆船 #香港仔 #油麻地 #避風塘 #西貢 #糧船灣 #萬宜水庫 #米埔 #后海灣 #白泥 #流浮山 #落馬洲 #維多利亞港





經常說,香港由小漁村變成大都會。 百多年過去了,無論海港兩旁建起了多少高樓大廈,海面揚帆駛過的漁船,依然被人視為最經典的香港印象。

自從十九世紀開始有圖畫及影像去記錄香港,漁船一直未有缺席,甚至成為過去180多年城市發展的見證者。飄浮在當時兩岸仍然什麼都未有的維港上捕魚;與龐然大物般的西式郵輪或軍艦閃邊而過;出海捕魚時,孤帆馭風橫渡鯉魚門或博寮海峽;停泊在內海港灣時,卻總是相連在一起互相依靠.....水上人的帆船每每成為向遊客或外國人銷售「香港印象」的油畫或明信片的主題,但在香港卻一直像是配角般的存在,用以映襯這個地方的現代化進程。到後來香港變成了現代化都會,漁船和水上人也被擠出海港之外,愈來愈難見到他們的身影;而漁業在半世紀前開始衰落,也直接令多個曾經繁華熱鬧的漁港及避風塘社區,逐漸凋零。



歷史記錄的水上人經常被視作一個無根的族群,目不識丁的漁民也經常視為「賤民」,沒有意識或能力去記下自己的歷史。但曾經無處不在的水上人社區,那些精湛的捕魚技術、曾支持香港經濟的重要產業,以至水上人本身獨特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如果無法記住,以「小漁村」作為香港歷史的起點,可能只會變成一種「想像的回憶」。

春季號《就係香港》結集了數十幅珍貴的黑白歷史影像,回溯昔日的「漁光帆影」以及多個水上人社區的變化。


圖片提供: The Frank Fischbeck Collec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acquired with the support of WYNG Foundation




網店春季號 / 四期訂閱專屬待遇


***現凡於5月31日或之前一次過訂閱四期,即享有優惠價$540(原價$640)並附送「香港仔天光墟魚市場速寫明信」一張;

訂閱春季號:https://bit.ly/bhkspring24

一次訂閱2024春、夏、秋、冬季號:https://bit.ly/bhk2024


***隨書附送大型海報//Redraw the Hong Kong Sea海跟我們息息相關,但不少人眼中,海等於維港,而維港等於影響著樓價的一道風景,或者標誌城市繁榮的中環價值。但在本地繪本插畫家貓珊筆下,經過重新想像,重新繪畫的「Hong Kong Sea」地圖,在平時只有一片藍色的大海上,卻埋藏了很多被忽略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