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5年啟用以來,連接銅鑼灣至西灣河的英皇道一直是港島東一帶最繁華的道路,人多車也多,八十年代時英皇道上興建了不少行人天橋。若沿著英皇道行走,你會發現每兩個路口左右的距離便會有一座天橋,且塗上不同的顏色,如近堡壘街的是棗紅色,近電照街的則是粉紅色等,天橋中央另設樓梯,方便通往位處英皇道路中央的電車站;而天橋下面的電車路轉入鄰近的春秧街露天街市一帶,都是自1920年代時便發展起來的地區,至今仍是北角獨有的庶民風景。
對於行人來說,尤其是行動不便的長者或傷健人士,要行上行落的舊式天橋始終不如在路面過馬路般直接方便。如今在天橋以外,英皇道上亦設有不少行人過路處,意味著市民不用登上天橋便能橫過英皇道,天橋也變成「荒置空間」。而在糖水道天橋拆卸前,深水埗昌新里的行人天橋在建成32年後,也因為使用率過低同樣被拆卸。其實不少行人天橋的出現,都源於要疏導路面車輛交通(昌新里天橋的出現便是因為當時西九龍走廊支路的車流十分快速繁忙);拆除天橋也往往因為道路規劃改變,車流減少或改道,均意味著城市以車輛為主導的交通規劃思維。
香港被形容為「天橋城市」,根據2023年3月份的路政署統計,本港如今一共有1,051條行人天橋,部分更會連接附近大廈、屋苑、商場等,形成完全不用落路面的天橋網絡。不少行人天橋雖是希望做到「人車分隔」的目的,但部分地區卻會見天橋和馬路同時出現,而令天橋使用率較低。拆除「 荒置」的天橋,一方面節省公帑,但同時也要平衡各方面的需要(例如無家者的安置問題),而除了清拆,一些天橋又有沒有可能改變原來用途,同創意去善用這些空間?